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随着对“洋垃圾”的打击,香港必须寻找改革出路,一方面把废料变成产品,另一方面开拓_香港废料回收_东南亚市场。

2020/5/31 9:51:40      点击:719

     中国本月正式启动新法规禁止进口“洋垃圾”,让西方措手不及,全球各地正面对“废料围城”的威胁,不能够再随意将未经处理的垃圾运往中国。而香港回收业也深受此禁令影响,据BBC中文网今天(4日)报道,随着中国内地对“洋垃圾”的打击,香港必须寻找改革出路,一方面把废料变成产品,另一方面开拓东南亚市场。


报道称,香港曾经是多国废料运入内地的中转站,以前以“左手来、右手去”的方式,把回收废料运往内地赚钱。根据香港环境保护署数字,2016年香港回收的191万吨都市固体废物中,高达97%出口到香港以外的地方,才加工循环再造。

BBC中文网表示,中国此次的禁止“洋垃圾”政策或将继续加大力度,再加上香港政府支援配套不足,行业改革充满风险。为此,文章提出了两条改革出路。

其一是自行处理废料,把回收废料制作称更具价值的成品,以货品形式出售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全球各地。


以瀚康集团为例,其母公司在深圳,近年在香港经营再生资源业务。集团董事长林少华对BBC中文网表示,为应对此次禁令,其公司投资了5000万港元(约人民币4157万元),以增加新机器、场地、压缩车,以把废料“产品化”。不同于以往回收垃圾压缩便运走的模式,这些机器可以将不同塑料分类并制作出不同产品,据称每日可处理100至200吨废料。



废弃塑料图自BBC中文网

他表示,回收行业正面对行业转型期,人力、运输经营成本持续上升,而产品价格及销售渠道前景未明,投资对整个行业来说都充满风险。同时,产品除了要符合中国政府的要求之外,还要符合欧盟、东南亚等地区的规定,才能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香港环保团体“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峰表示,自中国去年7月禁止“洋垃圾”政策宣布以来,许多回收商没有充足时间添置新机器转型。因此,短期内,一些回收商正在尝试第二条出路:开拓东南亚市场。

报道称,但由于全球的回收商都在寻找买家,东南亚国家市场并没有大到能够容纳中国不受的“洋垃圾”。另外,运输成本也从运往内地的每吨60多港元,提高到运到东南亚国家的300多元,利润会明显减少。

同时,刘祉峰也认为从长远来看,香港回收业需要从仅仅收集废料到制造可出售产品的转型。不过这样的机器售价以百万计,对中小企来说是十分昂贵。

点击查看大图


2016年香港堆填区弃置的都市回收废物比例图 图自香港环保署

香港回收业现存弊端

除了中国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香港回收业界还存在一些由来已久的弊端。BBC中文网援引刘祉峰的看法称,香港只集中回收“三纸两胶”——纸皮、报纸、办公室用纸和饮品、个人护理用品废胶樽。其中,“三纸”占香港回收纸品75%,“两胶”仅占回收废塑料的一成多,这种选择性回收是政策的“倒退”。

刘祉峰还表示,其中一个令废料被弃置的原因是市民没有把分类废料洗好,回收商也无法收集这些有用废料。“这些废胶并不是不能回收,只要加几个工序,东南亚都可以照出口,不要把回收业本来可以赚到的钱限制了。”刘祉峰称这是数以十亿计的潜在商机。



2016年香港垃圾的出路 图自香港环保署

除此之外,香港废塑料协会副会长黄颖瀚认为香港回收商无法在本地收集足够废塑料,回收工作十分落后。根据香港环保署资料,2016年弃置堆填区的塑料全年超过77万吨,回收的则只有12.5万吨。

黄颖灏说,回收塑胶的质量、以及如何分类也是问题所在。他说,香港在2013年中国打击非法劣质垃圾入口(又称绿篱行动)后,早已令很多收集废塑料的私人公司倒闭,目前是由非政府组织主力回收废塑料。然而,这些组织及回收商没有配备机器,依靠人工分类的话成本十分高昂,所以只从海外入口已分类废料,再加工制成产品出口。

点击查看大图

人工进行垃圾分类 图自BBC中文网

黄颖灏和刘祉锋都认为,目前在香港,把废料放到堆填区,比把废料分类回收处理更为方便和便宜;除了源头减废,也应该对废料采取“生产者责任制”,就垃圾收取费用。而香港政府则计划在2019年下半年落实都市固体废物收费
\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