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香港庫存處理 “二次污染”不容忽視。個體戶是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的主力軍,如何規範_電子垃圾_管理?

2020/6/16 15:01:52      点击:731

   受資源效率、環境意識,以及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和市場等方面影響,小作坊對廢棄電子電器産品的處理方式粗放,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水平較低,憑一把錘子、一個硫酸池來提取電路闆中貴重金屬的現象依然存在,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電子廢物又稱電子垃圾,我國的法定名稱爲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管理,發展循環經濟,可以變廢爲寶,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輕資源約束和環境污染壓力,提供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意義重大。

電子廢物日益增多是大勢所趨  随着家用電器的更新換代和消費觀念的不斷升級,我國居民家中的“四機一腦”(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越來越多,放在家中占地方、扔掉又舍不得。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2013年我國電子廢物總量在230萬噸以上,雖然約占城市生活垃圾量的1%,但遠高于固體廢棄物的增長速度。

電子廢物中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影響人體健康。如線路闆含鉛、镉、汞;陰極射線管(CRT)顯示器含鉛和镉;電池、半導體、貼片電阻含镉;鐵質機箱、磁盤驅動器含鉻。鉛、鉻、镉等會對人體産生傷害,如鉛會破壞人的中樞神經和腦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腎髒及生殖系統。線路闆、塑膠外殼和電線中含多溴聯苯和多溴聯苯醚等,影響人的内分泌系統和生殖功能。

由于某些處理環節會造成環境污染,環境成本“内在化”後也不産生多大效益;将居民家中的廢舊家電收集起來要花較大成本,發達國家因而希望将“電子廢物”轉移出去。電子廢物回收利用産業由日本、我國台灣地區向大陸沿海地區轉移就是例證。我國怎麽辦?是由貴嶼等東部地區向中西部轉移,還是進入園區“變廢爲寶”,是我們不得不做出的選擇。

爲加強廢棄電子電器産品管理,從1996年原國家環保總局 《固體廢物進口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到2009年《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的國務院令,201312月财政部等部門的 《關于完善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基金等政策的通知》,20152月國家發改委的 《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目錄 (2014年版)》,相關政策、法規和标準體系日臻完善。  2012年起,我國發布了五批享受基金補貼的企業名單,基本覆蓋全國各地;有資質企業年處理能力超過1億台 (實際可能更多)。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電子廢物回收、加工利用和處理處置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技術水平逐步提高,解決了大量進城農民就業問題,形成了一定的發展模式和寶貴的管理經驗。  “二次污染”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二次污染”不容忽視。

個體戶是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的主力軍。受資源效率、環境意識,以及資金、技術、設備、人才和市場等方面影響,小作坊對廢棄電子電器産品的處理方式粗放,有用成分的回收利用水平較低,憑一把錘子、一個硫酸池來提取電路闆中貴重金屬的現象依然存在,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洋垃圾”問題偶有出現。

“七類”廢物是我國銅、鋁等金屬的主要來源,因提取有用元素和最終處置等環節污染環境,原國家環保總局等五部委局1996年聯合發文,要求加強“七類”廢物定點企業管理和配額制。雖“洋垃圾”進口有所減少,卻滋生出審批的“尋租”和指标的“倒賣”問題。  拆解生産線增長過快。《廢棄電器電子産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規定,處理四機一腦産品,可獲得每台3585元不等的補貼。

實施中出現兩種情況:

一是不同産品間得到補貼的廢物處理量占比差别明顯,如報廢空調器處理量約占總處理量的0.01%,報廢電視機處理量占總處理量的94%;二是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擡高了電子廢物的回收價格;基于7%的報廢量和周邊收集的累計,總量高估導緻拆解生産能力上得過多過快,“吃不飽”問題突出。

營改增後企業稅負重。雖然國家對部分企業免稅,但因不能開增值稅發票,無進項稅抵扣相當于又征收了該部分增值稅,實際稅負加重。企業在出售廢舊物資時,原來按5%全額上交稅金;營業稅改增值稅後按17%上交稅金,結果稅負水平增大。與此同時,享受基金補貼的資金到位遲,也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存在社會偏見。回收人員被視爲是收撿破爛,受到某種程度的歧視。當商品被冠以“再制造”或“循環材料生産”時,其質量便受到懷疑。由于再生資源産業中很大一部分企業處在規模以下,導緻我國再生資源産業利用率和産業規模等數據失實。

我國被要求承擔生産者延伸責任。歐盟 《關于報廢電子電器設備回收指令》(WEEE)和《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的實施,我國的家用電器和機電産品出口企業被要求承擔回收責任,安排回收利用成爲内在要求。  多措并舉,提高電子廢物綜合利用水平  針對新情況和新問題,因地制宜,加強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的回收、拆解、再利用和最終處置的管理,促進循環經濟的健康發展,十分迫切。

加強頂層設計,降低管理成本。廢棄電子電器産品種類很多,包括“四機一腦”、熱水器(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及文化、辦公用品等,需要頂層設計,分類管理:“四機一腦”可采用《目錄》管理;有些要采用“生産者責任延伸”或押金制;有些要“從源頭控制”,禁止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有些則要采取資源效率或污染物減排等 “績效”管理,不能“一刀切”。  加強“圈區管理”。在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拆解、加工利用和處置的生命周期中,應特别重視金屬回收方式創新和廢水集中處置,防止“二次污染”,不必将社會回收體系集中到一起乃至完全取締。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格林美公司時指出:“變廢爲寶,循環經濟是朝陽産業。格林美是我見到循環經濟企業中做得最好的一家。”新天地、偉翔等公司類似的做法也值得總結;對形成一定特色的子牙、汨羅、太倉、台州等園區管理模式,也需加以總結并推廣。

合理參與“廢物”國際循環。在不違背《巴塞爾公約》關于禁止有毒有害廢棄物越境轉移前提下,進口可以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物排放的廢棄電子電器産品,既承擔中國産品出口“生産者責任”的延伸,又能作爲原生資源的重要補充,是一舉多得之事。采取經濟手段,如降低廢物進口關稅、提高原料出口關稅、加強進口廢棄物檢查乃至随機抽查等措施,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利用産業的專業化、制度化和法制化,杜絕“洋垃圾”。  提高意識,形成政府、企業和公衆聯動機制。開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教育、綠色生活方式教育,形成政府、企業和公衆參與的社會治理結構。政府應制定行業發展規劃、規則和管理辦法,創造“三公”的市場環境,并對相關活動進行監督。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作用,

實現政事分開、政社分開;開展行業服務、促進公平競争。企業應用好信息技術,自建回收體系或平台,爲循環經濟發展提供源頭保障。應提高公衆參與的自覺性,爲廢棄電子電器産品的回收利用産品發展奠定基礎。  完善法規體系,加強監督執行。進一步明确廢棄電器電子産品管理目标:資源導向還是環境導向;規定有害物質的替代或禁用限期。從分類、運輸、倉儲、維修、二手市場、資源化利用、處理處置等環節入手,明确管理責任、回收标準;推動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明确監管部門及其責任,加強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加強對基金征收、使用、減免和回收處理廠的資質認定,加強海關、工商、稅務、質檢和環保等部門的監察執法力度和監督管理,促進産業健康快速發展。

開展相關政策前期研究。舊物包裝好放在指定地點,付費并定時讓廢物處理公司拉走,這是國外的“排污者付費”或“扔舊付費”制度。随着我國廢品回收人員的減少和居民家庭廢舊電器的增多,必然會從“廢物賣錢”轉向“扔舊付費”。無論是《目錄》管理,還是生産者責任延伸,最終均要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收取基金雖然簡便,但将加大企業競争壓力。開展電子廢物回收費用機制研究并提出相應政策轉型,應盡快提上議事日程。  隻有加強“圈區管理”、提高技術水平、避免“二次污染”,電子廢物才能
\
業務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