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食品口岸检测若呈阳性,销毁_退运香港销毁_或退运!
2020/11/30 17:38:48 点击:564
厄瓜多尔白虾、挪威三文鱼、阿根廷牛肉……看着超市冰柜里琳琅满目的进口海鲜,你或许有些头疼:买还是不买。
铺天盖地的新闻着实让人有些心慌:广东东莞、福建厦门、山东临沂、陕西西安……光是2020年11月,各地就已通报近三十起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的案例,为2020年以来最多的一个月。
如果将时间线放长,自2020年7月3日厦门、大连海关在从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以来,国内共通报五十余起相关案例,涉及16省(直辖市)。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连凯洋海鲜公司,一桩桩疫情似乎都和海鲜脱不开干系。国内多地局部疫情源头也指向了进口冷链食品——9月下旬,青岛港两名装卸过冷冻海鲜的工人感染新冠病毒;11月7日,天津海联冷冻食品有限公司一名装卸工人被确诊。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传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为逃一“劫”,一些厄瓜多尔白虾商家一度自曝售卖的实为国产虾。在上海的多家商超,即便商户挂出了“国产海鲜”的招牌,摊位前也只有零星的顾客。进口冷链食品,还能放心吃吗?
1
冷链食品,为何频“中招”?
冷链真正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源于北京新发地市场疫情。当时,病例主要集中在水产品经营区域,这一区域环境受到新冠病毒污染最严重,而活鱼等常温水产品区域的疫情并不严重。“这些发现提示,北京新发地疫情可能与海产品有关。”11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采访时说。
专家们亦发现,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也主要集中在冷冻海产品区域。“这些线索都指向冷链运输进口的海产品,可能就是疫情源头。”吴尊友说。
北京新发地市场出现疫情后,国家加大了对冷链食品的核酸检测力度。顺着这条线追查,发现多个国家输入的海产品受到新冠病毒污染。
7月10日,海关总署的一则公告,让厄瓜多尔“网红虾”成了“苦命”海产品。大连、厦门两地海关分别从厄瓜多尔生产的部分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涉事的3家企业随即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和进口,涉事产品也被退运或销毁。
此后,新冠病毒裹挟了水产市场,进口冷链食品成了消费者不敢触碰的禁区。冻带鱼、冷冻鲳鱼、冷冻猪肉……出现在各地通报名单上的冻品越来越多,来源地也从遥远的巴西、阿根廷和挪威一直延伸到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
尽管相关产品的核酸样本呈阳性,但由于从未分离到活病毒,冷链传播始终被认为是一种假设。直到10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在对青岛疫情溯源调查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
世卫组织新闻发言人CarlaDrysdale在回复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中写道,世卫组织此前也曾接到德国、荷兰和新西兰等国的报告,在冻品的外包装上检测出阳性核酸样本,但“真正在冻品外包装上分离出新冠活病毒,青岛是第一次”。
“但需强调,新冠病毒通过食品外包装传播的概率微乎其微。”CarlaDrysdale援引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9月15日,中国抽检的超过67万份冷链食品及包装样品中,只有22件呈阳性。
青岛的案例坐实了新冠病毒“物传人”的可能性,也意味着“防人”的同时亦需“防物”,“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开始成为各地党政一把手的关注重点。
2
污染发生环节难认定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发现,冷链食品被检出阳性次数最多的进口国分别为厄瓜多尔、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印度,涉及冻鱼、冻虾、冻牛肉、冻猪肉、冻鸡翅等。
这或与当地的疫情状况有关。2020年6月下旬,拉美成为全球疫情新“震中”,如今整体新增病例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巴西的单周新增确诊病例仍居世界前十;厄瓜多尔的主要外贸港口瓜亚基尔拥有发达的对虾产业,却也是该国疫情“震中”。
值得注意的是,阳性样本大多发生在外包装上,这一方面说明食材本身被污染的几率不高,另一方面也给认定污染发生在哪个环节带来了困难。
进口冷链食品涉及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分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介入,任何一环出现纰漏都可能提升系统的风险值。
一位船运公司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产品从离开工厂到装箱上船需要人工操作;进口的冷冻集装箱货物进入冷库时,冻品需要装卸工人一件件手工掏箱,然后再用叉车转移至冷库储存。“如果有工人感染了病毒,在装箱、开箱时与人交谈、咳嗽、打喷嚏,都有可能让病毒附着在包装袋或集装箱上。”
不过,即便国内某些局部疫情和进口冷链食品有关,目前来看更可能是海鲜等产品在养殖、运输、销售等环节中“沾上”了病毒,而非自己“感染”了病毒。“像三文鱼这样的海鲜不大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教授王亚民曾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从既往研究看,水生生物的生理结构与人类差异太大,跟人交叉传染病毒的概率很低。
11月25日,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未发现因直接食用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
2020年11月23日,上海市杨浦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冻品区,每一批产品都附有核酸检测报告。(南方周末记者马肃平/图)
3
消灭“漏网之鱼”
不光是进口海鲜,冻肉、蔬果等所有进口冷链食品在被摆上餐桌前,都会经历相似的“旅程”。
“在口岸、大型集散地、企业冷库、终端消费市场等环节,目前都有严格的核酸检测和消杀。”深圳一家海鲜电商平台CEO张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根据国检政策,所有进口冻肉、禽肉和水产品在清关后,必须入库进一步检验检疫。北京新发地疫情后,步骤又多了一道——核酸检测。挪威大型三文鱼加工企业霍夫赛斯(Hofseth)大中华区总经理李路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对产品进行的是批批检,“如果每箱都做核酸检测,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太大,既不经济也不现实”。
抽检具有随机性,难免会有漏网之鱼。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多地通报发现,部分货品是在流入地被抽检出核酸阳性,而非在入境点,还有一小部分最终流入了市场。8月13日,一个批次的进口厄瓜多尔冻白虾就流入了西安市莲湖区方欣海鲜市场,最终在采样核酸检测中被发现。
正因为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检测,11月9日,海关总署会同多部门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指出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国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包括集装箱内壁和货物外包装,不提供消毒证明不能上市销售。
以往,部分产品在清关后会存放在不同区的多个冷库内,全程监控并不容易。8月18日,深圳率先实施集中监管模式: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只要进入深圳储存、销售和加工,必须进入“集中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消杀,检测合格后才能“出仓”,流向深圳各大冻库。
福建、江苏多地,甚至内陆城市太原、运城,也纷纷探索这种集中监管模式。“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逐层喷洒每件货物的6个表面,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才放行进入下一环节。
在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消费终端,进口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及追溯信息是验货必不可少的三张证明。进口冷链食品被卸载到专用的周转推车上后,迎接它们的依然是消毒液,随后才会被送往进口冷链食品储存专区,最终出仓销售。
海关总署新要求下发后,从口岸提货比以往要求更严、周期更长。上海市杨浦区疾控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上海大型水产品批发市场“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已经两周没有进口冷冻水产品进入市场。
即便层层检测没有问题,消费者在选购冷冻冰鲜食品时也应佩戴口罩,最好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购物后及时用肥皂清洗双手。处理这些食品时,所用的刀具、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还应尽量避免生食。
4
口岸检测若呈阳性,销毁或退运
外包装消杀后,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仍有消费者担心,食品本身和内包装同样曾暴露在加工环境中,“万一接触过感染者怎么办?不可能每件拆开后送检”。
2020年11月12日,中国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表示,海关总署已强化了源头管控,与有冷链食品输华贸易的全部109国的主管部门进行了沟通磋商。截至11日24时,中国对发生员工感染新冠肺炎的20个国家99家生产企业采取了暂停其产品进口的措施,其中82家企业是在出现疫情后自主暂停了对华出口。
“挪威海产生产商在工厂设施中全面遵循了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要求,在严格的卫生和污染防治要求下进行生产工作。”挪威海产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监博薇娅(VictoriaBraathen)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按照规定,进口冷链食品的检测结果一旦呈阳性,该批次产品作退运或销毁处理。类似民航的“熔断”机制也已从9月11日起实施——同一境外生产企业输华冷链食品或包装前两次被检出阳性的,企业产品进口申报暂停1周;被检出阳性3次及以上的,产品进口申报暂停4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一禁了之”非长久之计。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食品的17个品类中,排名前二的分别是肉类及制品、水海产品,进口额达到188.9亿美元和160.5亿美元,分别占进口总额的20.8%和17.7%。目前,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虾类进口第一大国。银鳕鱼、蟹类等品种也颇受消费者青睐。
“你能想象没有澳龙或三文鱼,转而用带鱼、罗非鱼替代的商务聚会或高端婚宴吗?”大连一家水产公司的负责人说。
此外,进口的水海产品中,还有一部分在国内去皮、去骨后用于再出口。“如果一刀切禁止,必然会涉及大批量的就业,还会牵涉到毁约赔款等问题。”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看来,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小和规避风险。
任何监管措施都需要付出成本,对于进口冻品卖家,因为设置了核酸检测和消杀程序,产品的通关时间明显延长。“冻品最长耽搁了一个星期,一些冰鲜产品也比以往慢2-3天。”张宇介绍。
博薇娅透露,2020年10月,挪威对中国的三文鱼出口量达1324吨,较上月同期增长了37.6%,已实现连续三个月增长,“但今年三文鱼市场整体表现仍较为低迷”。
“现在,日料店、酒楼、餐饮店等专业市场正在回暖。”张宇说,但零售市场的冻品卖家日子依然煎熬,“按照双十一的销量,可能仅仅恢复了三分之一”。
- 上一篇:可别“瞧不起”垃圾回收行业,有人_香港垃圾回收_已年入百万! 2020/11/30
- 下一篇:2025年电动汽车电池_香港汽车电池报废处理_可自给自足 ,无需依赖进口 2020/11/30